为什么要做春节营销?
销售淡季≠需求淡季
首先,我们所理解的电商春节淡季,并不是消费者需求疲弱导致的”自主淡季”,而是因为物流、客服等服务在春节期间缺失所导致的“被动淡季”。换句话说,在春节期间,不是消费者不想买,而是消费者买不到。即使如此,消费者依旧会在淘宝上投入巨大的消费热情。从去年天猫披露的“春节不打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六成消费者使用手机进行网购。在碎片化时间增多的现象下,得益于移动设备轻便易携,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即时性消费需求等优势,相信2016年春节期间移动购物的这一特性将表现的更为明显。
竞争减少=更多机会
与淘宝销售数据上的“淡季”相呼应,商业流量的市场竞争也在春节前后进入了”淡季”,很多卖家选择在这个阶段放弃竞争。因此无论淘宝直通车,还是钻石展位的竞争,都随着市场竞争者的减少而趋于缓和,这意味着,此时淘宝平台上的展现机会更为优质且便宜。据分析,2014、2015年春节期间直通车、钻石展位成本较日常明显下降,同时2015年春节直钻无线成本也均低于PC端。也就是说,春节期间同样的商业引流投入,可能会获得比平日更高的回报。
春节推广带来节后爆发
随着物流、客服等条件的回归,春节之后会重新迎来成交的高峰期。以服装类目为例,在节后呈现短期内爆发式增长的规律,所以需要借势春节积聚人气,以便节后实现快速爆发。同时,将是否进行推广的商家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春节期间保持推广的商家节后复苏明显快于未进行推广的。
如何策划春节营销?
基于历年的营销实践,下面总结了三种的不同策略:
1.春节热卖型
路线目标:
借势春节需求旺季,冲击类目销量,创造品牌在行业当中的地位。
营销策略:
年货节:以人群覆盖面为目标, 快速打造行业影响力, 通过价格优势、促销刺激、卖点挖掘等突出行业优势。
节前热搜:搜索精准用户, 重点开发有行业需求的人群,并关注无线端的流量获取。
节后余热:低成本获取新用户,低成本引流, 蓄势下一阶段的爆发。
要点:为节前15天的销售做好蓄水,通过策划直观的营销活动,直接刺激转化。对于客单价越高的品牌,越需要在春节期间加大营销推广,提前进行品牌铺垫,从而在春节达到销售高峰。
2.节末清仓型
路线目标:
回笼资金,把握春节期间的刚性需求,维持店铺人气,同时为新品蓄势。
营销策略:
在年货节及春节期间,持续采取低价策略,通过报名站内促销或店铺清仓活动,刺激转化快速清仓,重点开发有行业需求的人群,并关注无线端的流量获取,完成资金回流,并在节后低成本获取新用户,以老带新, 为下一阶段的爆发蓄势。
要点:以足够有吸引力的低价持续进行清仓策略,并借力年货节及官方活动持续引流,加大新用户覆盖,提高新用户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