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开张了,商场老板会通过发传单、挂横幅、刷墙体、投广告等行为,告知用户商场开业的信息,吸引用户眼球;然后再通过办理会员卡、送积分等方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互联网产品上线了,也需要广而告之,获得用户关注,并通过提供优惠等有价值产品,进一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简单的用户注册流程,获得用户并且努力把用户留住。
开源:让产品给更多人看见
互联网用户和线下实体的用户行为差异巨大,绝大多数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都已经是几大巨头(百度、腾讯、阿里、新浪等)的用户。因此,开放合作的心态很重要,如何通过和巨头们的合作获得自己想要的用户,是用户引入的重要课题。因此, “开源”很重要。
既然我们说用户规模取决于入口加转化率,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开源,使我们产品的入口让更多的人看见,并且能够将其转化成我们的注册用户。
入口需要配合市场部门和商务部门一起来做大。比如我们立广告牌,让产品随处可见,这是一种市场宣传的行为。在产品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办法让用户下载一个未知的
App,更没有办法让用户去应用商店搜索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做市场推广,让用户对产品有基本了解,然后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主动去下载。一定要让产品入口随处可见,当用户想要下载的时候可以下载到,需要搜索的时候搜得到结果。
常规的开源手段有站外的产品合作、商业推广等,基于双方的产品需求,互相推广对方的产品。此外,这里重点讲讲绑定注册,绑定注册对于早期用户体量规模还很小的产品,是一个“傍大款”的机会。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很多产品在登录的时候,同时还提供微博、QQ、淘宝、豆瓣等账号直接登录,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双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虽然没有在最开始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但是绑定注册的方式可以帮助小用户体量的产品在初期快速提高使用用户规模,并且得到真实的使用数据,这对产品的用户测试非常重要。
对于微博和微信等平台来说,这种合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是品牌宣传的需要,这可以做到产品随处可见,宣传账号的价值;二是为了活跃用户规模,这部分使用账号登录外站的用户,一般来说也最容易成为产品的活跃用户,甚至会被直接记录为站外活跃用户;三是,通过这个合作还可以知道用户在互联网上喜欢使用什么产品,未来在选择合作伙伴,甚至是在整体产业链的布局中,可以作为重要参考的依据,等等。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这种三方合作的绑定合作上,合作远远比抗争重要。例如开心网这类型的社交产品,并不会因为和新浪微博有潜在竞争关系,就放弃跟新浪合作;也不会因为和腾讯QQ空间有潜在竞争关系,就放弃使用QQ账号登录。
只要找到双方共赢的切入点,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开放注册渠道,不能只靠自己。
让注册客户,变为使用客户而转化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注册引导页面每增加一次点击,跳出率都非常高,App产品也是一样的。所以,下面几点一定要重点把握。
1.结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找到用户的最高诉求,只打一个点。比如匿名吐槽;比如微信的有一版更新,虽然做了很多优化,但是那一次更新主打的就是游戏的上线,一个未来它要盈利、商业化的入口,所以所有用户升级上来就默认进入打飞机的界面,不做任何其他引导,要注意紧紧抓住产品的核心诉求。
2. 不断优化流程,通过用户的真实数据去分析哪一步的跳出率最高,并不断地去优化这个缺口,让更多的用户转化为真实的注册用户。
我们可以告诉用户整个引导流程有几步。当用户不知道自己要点几下才能到达产品界面的时候,心理压力非常大,这点非常恐怖。
比如我们从A点走到B点,第一次走的时候,会觉得路途很遥远;但是认识路以后,会感觉走起来近很多,这就是已知的力量。所以不管是让用户做问卷调查还是其他事情,一定要告诉用户大概要花多少时间,走多少步才可以到达终点。
3. 不建议忽略引导流程。这是第一次对用户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尤其是当产品可能不那么好用的时候,或者在产品初期,市面上没有类似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告知用户产品是怎么样的。千万不要把自己跟大众用户混在一起,一个从业者滚瓜烂熟的功能,普通用户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产品不做引导,用户在后期因为不会使用而流失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这样流失的用户是非常难再拉回来的,在流失召回的时候我们再讲召回策略。此外,这些流失的用户对于初期产品来说都是最核心的目标用户,单个用户价值比后续圈进来的用户价值都要高,所以更加不能轻易放弃。
当然,如果把很多细枝末节的说明都放到注册引导流程上,也是非常不合适的。复杂的流程只会让用户流失更加严重,商务部门和市场部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批用户,但这些用户却因为烦琐的注册引导流程而跳出了,这也是一件非常浪费的事情。